喜迎院庆·对话院友专栏 | 2005届严晓逸:一位外语人在电子与互联网浪潮中的成长之路

2025-10-29作者:供图:审核:来源:外国语学院访问:222

      外国语学院正式建院20年来,学科历经37年发展,已培养1200余名学子,奔赴五湖四海,扎根千行百业。喜迎院庆之际,“对话院友”系列栏目正式上线,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。



      严晓逸,英语(国际贸易)专业2005届本科毕业生。现任职于深圳传音控股有限公司,担任高级商务总监。


 

选择:从南京到深圳,跳出“一眼望到头”的人生

      您从南航毕业后,为何放弃南京的offer选择来深圳?

      答:在南航读了4年,之前还在南京金陵中学待了6年,一直没离开过父母身边。拿到南京offer时,突然觉得未来清晰得可怕——工作、恋爱、结婚、生子,好像人生已经被规划好。那时候就想“要独立”,刚好室友是广东人回深圳工作,我就跟着来了,想看看不一样的世界。


收获:语言是敲门砖,综合能力才是通行证

      从外语专业跨界到电子、互联网行业,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
      答:最大的收获是打破了“专业限制”的思维。外语不是唯一的出路,它更像一块敲门砖——起初来深圳时并非只关注外语语岗位的工作,而是关注社会发展趋势选择主流行业,根据自身性格和优势选择职业发展方向。在一个行业积累一定背景和经验后,再加上自身具备的外语基础,就顺势进入了一家只做海外业务的上市公司。而具备的外语能也让我在对接全球化TOP级的大公司时可以游刃有余,后来学的小语种也成了和本地化客户沟通的优势。但真正让我站稳脚跟的,是愿意学新东西的心态,比如从手机硬件知识到互联网生态运营,都是在实践里慢慢磨出来的。


契机:两次风口,跟着深圳“跑”起来

      您职业生涯中,最关键的契机是什么?

      答:两次行业风口都赶上了。2005年来深圳时,电子行业刚起步,华强北到处是做手机的企业,我进了一家电子科技公司;后来深圳刮起互联网风,我又毅然从知名电子科技公司离职,进入到一家做B2B2C平台的互联网公司,学习互联网业务的底层逻辑和产品运营,最后进入了传音开始结合手机等硬件设备做海外互联网生态。其实契机也靠主动抓,看到传统行业没机会,就果断把“一只脚”跨进互联网。


挑战:吃苦是常态,但孤独时总有“暖意”

      在深圳打拼,遇到过最难的事吗?

      答:刚来时挺苦的,三个人合租,房租占工资一半,晚上加班到凌晨是常事。因为当时深圳的总体环境不是很安全,还怕走地下天桥。但也有暖的地方——在深圳的南航同学很团结。现在团队里全是96、99年的年轻人,大家一起跑海外、拓市场、见客户、赶展会,再难也不觉得孤单。


回望:南航的“砚湖时光”,是永远的底气

      回望大学生活,南航给您留下最深刻的是什么?

      答:砚湖、一号楼和校内的小超市,这些地方藏着四年的回忆。外院给了我很好的语言基础,更重要的是教会我“踏实”——后来不管做什么工作,都像在学校练听力、写翻译一样,一步一步来。现在每次回南京,都会绕去南航走一圈,感觉底气又足了。


建议:给学弟学妹的“真心话”

      对在校的外语专业学弟学妹,有什么建议?

      答:第一,珍惜大学时光,这是最能安心学东西的阶段;第二,别把自己框在“外语生只能做翻译”的思维里,多去尝试实践,比如参加海外交流、做跨境项目;最后记住“意愿大于一切”——你想做什么,比你会什么更重要,敢闯、肯学,就不会没机会。


深圳传音控股有限公司简介

     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传音控股”)由竺兆江创立,2006年成立,总部位于深圳南山区,2019年于科创板上市。公司以“成为新兴市场消费者最喜爱的智能终端产品和移动互联服务提供商”为目标,深耕全球新兴市场,被外界称为“非洲手机之王”。
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