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国语学院正式建院20年来,学科历经37年发展,已培养1200余名学子,奔赴五湖四海,扎根千行百业。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。

李佳兴,英语(国际贸易)专业2012届本科毕业生。现任职于国内知名机器人技术研发公司,海外市场营销负责人。

感恩:严训筑基,扎实致远
哪门课或哪位老师,对您职业发展帮助很大?
答:王晓玲老师的基础英语课。在缺乏英语环境的国内,这种高强度的发音与语调训练极为宝贵,为我日后在国际化职场中自信使用英语打下了坚实基础。尽管没有留学的经历,我的英语能力仍屡获国际客户和同事认可,根源正是外院扎实的语言训练。
实战:实战砺能,视野无疆
哪次国际交流或实践活动让你印象深刻?
答:印象最深的是大二时作为南航外院首位赴非洲的青年志愿者,到加纳参与青少年教育支持项目,这也为我后来在外企和全球市场工作打下了基础。

破界:敢试敢为,青春拓界
您从南航外院毕业后,为何选择进入科技行业而非传统外语相关岗位?
答:在南航读了四年英语专业,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,恰逢AI和中国科技“出海”浪潮兴起,我决定转行进入AI与机器人行业。这看似跨界,实则顺理成章——外语能力让我能高效获取海外技术资讯、与国际团队协作,而南航的理工氛围早已让我对科技不陌生。更重要的是,我不想被“文科生不能做科技”的标签定义。


立场:文化转译,讲好中国故事
在您的工作中,外语能力具体是如何创造价值的?
答:我的角色不仅是翻译,更是“文化转译者”:既要准确传达中文包装中的卖点,又要用“信达雅”的英文讲清楚——为什么在中国,我们需要特供产品、趣味包装和平台定制策略。这不仅是语言转换,更是商业逻辑的重构。如今,“Made in China”正从“廉价标签”转向“创新代表”,而我的工作,就是用专业、自信的英语,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技术的故事。
建议:反向对标,以用促学
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?
答:英语是一门工具属性很强的学科,关键不在于“学什么专业”,而在于“用它做什么”。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被传统路径限制,在职业方向上要“反向对标”。关注你感兴趣的公司和岗位,研究它们对候选人的能力要求,然后在校期间有意识地积累匹配经验。
地瓜机器人简介
地瓜机器人是业界领先的机器人软硬件通用底座提供商,起步于2015年诞生的地平线。地瓜机器人致力为具身智能的前沿科研探索、消费级机器人应用落地、中小创客及个人开发者创意开发提供全链路的开发基础设施,加速机器智能进化,促进人机和谐伴生。